來源: 寶安日報《打工文學》周刊 ◎紅月亮
紅月亮 女,原名楊秀紅,愛好文學,初次投稿。現供職于東莞市寮步西溪澤榮箱包廠。
“那是我小時候,常坐在父親肩頭,父親是兒那登天的梯,父親是那拉車的牛……都說養兒能防老,可兒山高水遠他鄉留……”聽著這首歌,想起我最敬愛的父親,我就忍不住淚濕眼眶。往事歷歷在目,一幕幕浮現在眼前。
我是家里的老幺,有兩個姐姐一個哥哥。父親惟獨對我疼愛有加,以至于多年以后,二姐提起兒時老說父親對我很偏心。小時候,我比較調皮,常常惹姐姐和哥哥生氣,明明是我錯了,卻喜歡惡人先告狀,然而,父親總是訓斥哥哥姐姐,袒護我,說我還小,不懂事,做哥哥姐姐的要多讓著點。我的童年,就是在父親的疼愛中快樂地度過的。
我的老家在北方,冬季冰天雪地,寒風凜冽。上學出門時,父母親都會替我圍上厚厚的圍巾,帶上棉手套。特別是父親,總是送我走很遠,然后塞給我一個熱雞蛋,對我千叮萬囑,路上小心點,別凍著了;要好好學習,長大了才會有出息。他還承諾要是我能考100分就給我買漂亮的衣服和很多好吃的東西。放學回家,父親就握著我冰涼的小手,直到暖熱了才放手,說我這個小閨女就是他的貼心小棉襖。鄰居家的小孩子往往為買個作業本而哭鬧,可我的父親從沒有讓我們為難過,他總是提前去鎮上買很多作業本、鉛筆等文具,留在家里給我們用。父親常說,他因為小時候家里窮,沒入過學堂,一個字都不認識,所以現在千方百計努力掙錢,好讓子女好好讀書,將來才不會有遺憾。
父親很能吃苦,為了一家人能過上好日子,經常是天不亮就起床忙開了。記得那時候,父親找表叔借了300斤玉米賣了當本錢,做蔬菜批發生意。剛開始,父親是用一輛舊自行車,接著換成一輛人力三輪車,無論刮風下雨還是炎炎夏日,父親總是帶著母親奔波勞碌,一直堅持了很多年,這期間經歷的艱難可想而知。到后來,父親終于買了一輛小飛虎車,生意也越做越大,從單一的青菜買賣到干菜類、漁具批發和花草盆景以及五金日雜等,并在鎮上租了門面房,總算穩定下來。父親一生樂善好施,有時候賣剩下的青菜,會送給村里的困難戶和年紀大的爺爺奶奶們。父親時常告誡我們,做生意要有信譽,不準短斤少兩、欺老騙幼。父親性情恬淡,脾氣溫和,一輩子恪守做人的原則,愛好扶貧濟困,四鄰八鄉有口皆碑,稱贊不已。
“餓死不做賊,屈死不告狀”、“做人要堂堂正正,做事要光明磊落”,這是父親對我們的諄諄教誨。受父親的影響,我們從小就能夠吃苦耐勞,學習父親為人處世之道。因為有父親的拼搏,我家在村子里最早看上了電視,在縣城里買了漂亮的房子。
時光荏苒,歲月悠悠。哥哥姐姐放學后都幫父親做生意,也積累了豐富的閱歷和經驗。大姐出嫁之后,父親托城里的姑父給哥哥在市里找了工作,留下二姐和父母一起照管生意,這時候二姐成了家里的頂梁柱,比我們吃的苦流的汗都多。我高中畢業后,沒能聽從父親的安排再去復讀,看到同齡人從南方打工回來,很風光的樣子,就跟父親吵鬧著要出去闖一闖。父親語重心長地對我說:“你從小就沒吃過苦,肯定受不了,打工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簡單……”我當時腦子正發熱,哪里能聽進去,最終還是踏上了南下廣東打工的路。記得父親送我上車時,汽車就要開動了,他又跑上來塞給我200元,不舍地說,多帶點,如果呆不下去就趕緊回來。父親下車時回頭的一瞬間,我猛然發現他老了很多,眼角閃著的淚水。我突然覺得自己太不懂事了。車開走了,我打開車窗,淚眼模糊,拼命向父親揮手。
打工多年,父親只要打聽到有人要到南方來打工,總會千方百計地給我捎這捎那,吃的穿的什么都有。每次往家里打電話,父親都異常激動,總會搶著接聽,反復說的總是那幾句話。但這其中隱含著多少關愛,多少期待,只有我才能真正懂得。偶爾很長一段時間忘記打電話回去,父親便會打過來電話噓寒問暖,叮囑我要注意身體,并強調要和同事搞好關系,服從領導的安排……
誰說世上只有媽媽好?我除了有個好媽媽,還有一位好父親。我因有這樣一位父親而自豪。如果有下輩子,我還做他的女兒,永遠享受無邊的父愛。然而,樹欲靜而風不止,子欲養而親不待。遺憾的是,父親臨終前我都未能見他最后一面。我慚愧我后悔,我傷心我難過,因為忙于生計在外打拼多年,沒能好好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。
敬愛的父親,您雖然已經離我遠去,但您的愛會永遠在我心中留存。
歡迎在下面給本文評論!遇到喜歡的文章,別忘了用屏幕右側的小工具轉載或分享到朋友圈哦!
本文網友qq交流群:392630794(文學-情感-人生)發表文章: 說說心情(留言板)
上一條: 幸福的眼淚 下一條: 我在深圳的故事